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 Alike 4.0 (Mike1979 Russia).
九五式輕戰車/九五式軽戦車 | |
---|---|
九五式輕戰車於博物館 | |
类型 | 轻型戰車 |
原产地 | 日本 |
生产历史 | |
单位成本 | 87190日圓(1942年)[1] |
基本规格 | |
重量 | 7.4噸 |
长度 | 4.3米 |
宽度 | 2米 |
高度 | 2.2米 |
操作人数 | 3人 |
| |
装甲 | 6 mm - 12 mm |
主武器 | 37公釐九四式炮 |
副武器 | 两挺九七式车载重机枪 |
发动机 |
三菱NVD氣冷直列式6汽缸柴油引擎 120 hp (18kW) |
功率/重量 | 16.2匹/公吨 |
悬挂 | 双臂曲柄 |
作战范围 | 250公里 |
速度 | 40km/h 23.6 mph |
九五式輕戰車Ha-Go由三菱重工於1934年生產,是日本輕戰車中品質、性能最好的一款,九五式輕戰車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並伴隨車輛快速前進,可以快速攻下敵人的據點。
九五式輕戰車在諾門罕的戰車戰中能够击毁遇上的苏军坦克。但到了太平洋戰爭则不敵美軍的M4中戰車,对M5斯圖亞特輕戰車也很吃力。同樣是37公釐砲但穿透力卻相距甚遠,日製37公釐九四式炮九四式穿甲弹的標準穿透力是350米30公厘,800米25公厘[2]。42年5月用刚开发的“彈丸鋼第一種丙製蛋形徹甲彈”(后来定名一式穿甲彈)测试,500米达到了41毫米的水平[3]。而美製M3/37公厘反戰車砲的M76弹在500码(457米)上的標準穿透力是36公厘[4]。
九五式輕戰車的裝甲厚度為6到12公厘,主要是因為戰爭初期能遇到的敵方戰車不多,只要能抵擋輕兵器即可。而PaK 36反戰車砲也成為了日本戰車兵的夢饜,能在任何距離貫穿九五式輕戰車。甚至有日本戰車兵自嘲九五式輕戰車的裝甲是用厚紙板黏成的。
經過太平洋戰爭的經驗,盟軍認為九五式輕戰車的戰鬥效率不及M8裝甲車和Sd.Kfz. 234裝甲車(英语:SdKfz 234)。
生產國
二戰後接收日軍留在中國的九五式
接收自日本關東軍或中華民國國軍
有50輛出口到泰國
接收自日軍並用於法越戰爭
在九五式輕戰車上安裝了一門九七式57mm戰車炮作爲主要武器,在1943年測試結束後,就沒了下文。
電影《烈血追風》和電視劇《決戰太平洋》當中都有九五式輕戰車出場。
2015年動畫電影《少女与战车 劇場版》中由知波單學園的車輛登場。
HOGG149
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
|
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"九五式輕戰車",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-Alike License 3.0.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
3D,CAD,Model,Libary,Railway, Train, Ship, Marine, Submarine, Automotive, Locomotive, Bike, Car, Formula 1, Space, Aircraft, Aerospace, Satelite, Automobile, Yach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