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条目需要擴充。(2009年8月10日)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,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。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。 |
帆,或称颿[1]、风帆或船帆,是指帆船桅杆上利用风力的布篷。而使用风帆作为动力的船只则称为帆船。帆船可能不止一面船帆,船帆也并非仅仅顺风时才可以推进船只。通过船帆角度的变换,在逆风中帆船也可前进。
东汉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并未收录「帆」,其北宋大徐本·馬部:「颿,馬疾步也。從馬風聲。臣鉉等曰:舟船之颿,本用此字。今別作帆,非是。符嚴切。」《康熙字典》注:「《崔豹·古今注》曹子貞馬名驚颿,言疾如帆也。」[2] 又,南梁《玉篇》:「颿,扶泛、扶嚴二切。馬疾步也,風吹船進也。」
但《釋名·卷七·釋船》:「帆,泛也。隨風張幔曰帆。使舟疾,汎汎然也。」顯示於東漢末年成書時已有帆字;清代段注本:「今有帆字,船上幔使風者也。自杜注左傳已用此字,不必借颿。」指出西晉杜預註解《左傳》時即已用帆字。可見大徐本校注「本用此字」(颿),實為魏晉南北朝以來附會馬名「驚帆」所衍生之通假字。
另,在詩詞著作中,常以「帆」、「風帆」象徵帆船。文字演變:汎(泛)→帆(颿)
历史上可追溯的最早的关于帆的记载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制造的帆船。而早至前200年左右,中国汉朝《南州异物志》也有对帆的记载。[3]
船帆通常要求织物质量轻、耐久度高。而对湿润状况下的抗撕裂性能、耐霉变性能也都有很高要求。船帆早期多使用帆布,而现代多使用纤度在20-300丹尼尔之间的人造纤维织物,如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。[4]
船帆主要可分为横帆和纵帆两大类,横帆与船体垂直方向悬挂,常见于19世纪的大型商用帆船;纵帆与船体平行方向悬挂,易于操作。纵帆又可分为:
蒸汽机发明以前,帆是大型船舶不可或缺的动力装置。 15世纪,西方帆船开始向远洋船舶方向发展,船帆数量、面积日益增多。与此同时,大面积的风帆也使船舶在风暴中极易倾覆,遭到灭顶之灾。历经改造,飞剪式帆船脱颖而出,其最快航速可达20节。而进入工业时代后,蒸汽机诞生、轮船发明,在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,帆船逐渐退出远洋运输,日渐没落。[5]
帆在体育运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。帆船和帆板是夏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。
帆在人类文化中多有象征意义。如在中国文化中有顺利之意涵,比如成语“一帆风顺”、李白名句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等。
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:帆 |
查询維基詞典中的帆。 |
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"帆",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-Alike License 3.0.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
3D,CAD,Model,Libary,Railway, Train, Ship, Marine, Submarine, Automotive, Locomotive, Bike, Car, Formula 1, Space, Aircraft, Aerospace, Satelite, Automobile, Yach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