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格兰 England (英語) | |
---|---|
国旗 | |
地位 | 构成国 |
首都 及最大城市 | 伦敦 |
国家语言 | 英语 |
地区语言 | 康沃尔语 |
族群(2011年(英语:United Kingdom Census 2011)) |
|
宗教 | 英格兰教会 |
主权国家 | 英国 |
政府 | 君主立宪制的一部分 |
• 君主 | 伊丽莎白二世 |
成立 | |
5–6世纪 | |
• 统一 | 10世纪 |
1535年 | |
1603年3月24日 | |
面积 | |
• 陆地 | 130,279 km2[2] |
人口 | |
• 2011年普查 | 53,012,456 |
• 密度 | 407/km2 |
GDP(国际汇率) | 2009年估计 |
• 总计 | $2.68万亿 |
• 人均 | $50,566 |
货币 | 英镑(GBP) |
时区 | UTC(GMT) |
• 夏令时 | UTC+1(BST) |
日期格式 | dd/mm/yyyy(AD) |
行驶方位 | 靠左行驶 |
电话区号 | +44(英语:Telephone numb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) |
ISO 3166码 | GB-ENG |
英格蘭(英语:England),又稱作英倫[3]、英國[註 1],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[4][5][6],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,蘇格蘭以南,威尔士以東,是英国面積最大,人口最多,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。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,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。
在歷史上,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。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「盎格魯人」(Angles),其原名「Engla-lond」意为「盎格魯人之地」,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,属日耳曼民族。
英格蘭是聯合王國四個主要地區中面积最大以及人口最多的地方,之所以會有這種地區上的劃分,可以追溯到5世纪時盎格魯-撒克遜人的到來。而英格蘭地區在政治上的統一則是從10世纪開始的。直到公元10世紀之前,英格蘭的歷史其實是很難和整個不列顛的歷史分割開來的。
英格兰作为英国经济最强大的地区,整个18世纪都是全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地区,至2008年,人均GDP已达22,907英镑(合超过36,000美元),其GDP总额更占整个英国近90%之多。2011年,英格兰地区GDP达到20,000亿美元,超过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(19,700亿美元),成为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一级行政区。
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地势绵延起伏,北部多山区。主要的河流包括了泰晤士河和塞文河,其中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。主要城市包括了伦敦、曼彻斯特、利物浦、纽卡斯尔和伯明翰。多佛港附近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将英国与海峡对岸的法国相连接。英国还有1098个小岛。
英格蘭的氣候數據气候平均数据 | 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月份 | 1月 | 2月 | 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 全年 |
平均高温℃(℉) | 7 (45) |
7 (45) |
9 (48) |
12 (54) |
15 (59) |
18 (64) |
21 (70) |
21 (70) |
18 (64) |
14 (57) |
10 (50) |
7 (45) |
13 (55) |
平均低温℃(℉) | 1 (34) |
1 (34) |
2 (36) |
4 (39) |
6 (43) |
9 (48) |
11 (52) |
11 (52) |
9 (48) |
7 (45) |
4 (39) |
2 (36) |
6 (43) |
平均降水量㎜(英寸) | 84 (3.31) |
60 (2.36) |
67 (2.64) |
57 (2.24) |
56 (2.2) |
63 (2.48) |
54 (2.13) |
67 (2.64) |
73 (2.87) |
84 (3.31) |
84 (3.31) |
90 (3.54) |
838 (32.99) |
来源:英國氣象局 |
英格兰行政区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主权国家 | 英国 | |||||
构成国 | 英格兰 | |||||
大区 | 大区 | |||||
郡级(上层) | 伦敦城 | 都会郡 | 非都会郡 | 单一管理郡/区 (单一层) |
锡利群岛 | |
区级(下层) | 伦敦区 | 都会区 | 非都会区 | |||
教区 | (无) | 民政教区 |
今日的英格蘭共有四種不同等級的行政區劃,分別是大区(Region)等級,郡(County)等級,區(District)等級與牧區(Parish)等級。每個等級的行政區劃又根據當地的地理人文特性而有不同的類別。
包括地位較特殊的大倫敦在內,英格蘭共被分為九個政府級區域(Government Office Region),各區域再下轄一或多個郡級行政區劃。雖然英格蘭的區域並不具有任何選舉分區上的用途,但卻被用以作為英格蘭在欧洲议会中的席次代表劃分方式。
英格蘭的郡級行政區共有四種:
区(district)是英格蘭的第三級行政區劃單位,有時這些行政單位可能會兼具有自治市鎮(Borough)、城市地位(city status)或皇家自治市鎮(royal borough)的地位。
教区(civil parish,或簡稱為parish)是英格蘭最低階的行政單位。牧區有自己的議事單位,稱為牧區議會(parish council),但假如一個教區內有投票權的公民人數不滿200人,則可能以組織較精簡的牧區會議(parish meeting)取代之。雖然牧區的劃分設立大部分都有宗教上的淵源,但今日作為行政區劃的牧區,早已與其英格蘭國教會的起源不再有關。
所谓“英格兰文化”“英格兰文学”和“英国文化”“英国文学”等,往往难以区分,有时候甚至是同义词。著名的英格兰文学(英语:Literature of England)家包括:
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| |
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| |
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| |
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| |
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| |
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| |
維基導遊上的旅遊指南 | |
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|
|
|
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"英格兰",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-Alike License 3.0.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
3D,cad,europe,americas,apac,emea,asia,australia,africa,